青松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青松医药)是一家依托自身研发筛选引进全球特色医药产品和技术,并依照监管要求完成上市申请、质量控制、上市后管理及商业化的医药企业。目前,公司正在冲刺上交所主板IPO。
作为一家医药公司,青松医药并不直接生产所销售药物,而是作为境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境内代理人。目前,公司项目团队正在全球寻找合作项目,并与韩国、印度等多个国家药企建立长期合作。
公司产品较为丰富,包括原研、抗生素、液体剂型、OTC等产品群,主要产品包括注射用头孢地嗪钠、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、聚乙烯醇滴眼液等。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国药控股(01099.HK)、华润医药(03320.HK)、上海医药(601607.SH)、海王集团、重庆医药等。
从业绩来看,2018年、2019年、2020年及2021年1-6月,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2798.14万元、124253.99万元、111656.36万元和59652.52万元,营业利润分别为11666.56万元、13051.97万元、15046.31万元和6064.56万元,净利润分别为8761.02万元、9332.24.万元、11506.82万元和4715.51万元。
但是,经我们研究发现,公司股份支付定价公允性或存疑问,在此基础上或也少计相关费用,营业外支出或也被少计。此外,公司应收款项余额竟大于交易对手全部采购金额,公司内控或也并不完善。
据招股书披露,青松医药在2019年11月和2020年5月发生两次涉及股份支付的增资。
2019年,青松有限(青松医药前身)增加175万元注册资本,抖客网,注册资本由6000万上升为6175万元,新增注册资本由原股东天津格莱维尔企业管理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(以下简称:格莱维尔)和新增股东舒泊涞(天津)企业管理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(以下简称:舒泊涞)分别认缴50万元和125万元,所付对价分别为160万和400万。由此简单计算可知,公司增资价格为3.2元/注册资本。
2020年,青松有限注册资本由6175万元上升为6861万元,新增686万元注册资本全部被实控人之子沈圣辅以686万元认缴,简单计算可知,此次增资价格为1元/注册资本。增资后沈圣辅与其父母构成新的共同控制人,至此实控人合计持股比例增加0.23%。
由于两次增资对价都明显低于公司当时公允价值,故差价部分应确认股份支付费用,以保证公司股权公允性。如果公司的估值越高,其所需要计提的股份支付费用就越高,对当期利润影响也就越大。
根据《企业会计准则》,以权益结算的对职工的股份支付,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成本费用;根据《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》,在确定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时,应考虑入股时间阶段、业绩基础与变动预期、市场环境变化。
而青松医药在2019年11月和2020年5月两次增资,股份支付定价仅以上一年度(2018年和2019年)净利润和低估值增资为计算基础。而据招股书,公司2019年、2020年净利润同比分别上涨6.5%、23.3%。在如此增长的基础上,我们再来看,青松有限选取的公允价值计算基础是不是明显偏低了呢?
如果确为低估股份支付计算基础的话,那就会使得公司直接少计大量费用,利润自然也会上升。
共2页 [1] [2] 下一页
原标题:【青松医药冲击主板 或以低估股份支付方式少计费用】 内容摘要:青松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青松医药)是一家依托自身研发筛选引进全球特色医药产品和技术,并依照监管要求完成上市申请、质量控制、上市后管理及商业化的医药企业。目前 ... 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zmt/81277.html; 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 |